.jpg)
选秀前的“锡安热潮”
2019年NBA选秀大会前,杜克大学的锡安·威廉姆森(Zion Williamson)几乎锁定了状元席位。他的爆发力、运动天赋和社交媒体影响力让他成为近十年最受瞩目的新秀之一。然而,当新奥尔良鹈鹕最终以状元签选中他时,外界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平淡。
莫兰特与巴雷特的崛起
尽管锡安是当之无愧的状元,但榜眼贾·莫兰特(Ja Morant)和探花RJ·巴雷特(RJ Barrett)的表现同样抢眼。莫兰特在孟菲斯灰熊迅速成长为球队核心,凭借华丽的球风和关键球能力成为新一代控卫代表。巴雷特虽初期表现起伏,但在尼克斯逐渐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相比之下,锡安因伤病问题频繁缺席比赛,导致他的状元光环逐渐暗淡。
伤病阴影下的状元秀
锡安的新秀赛季因膝伤仅出战24场,尽管他场均贡献22.5分和6.3篮板的亮眼数据,但出勤率问题让外界开始质疑他的长期潜力。反观莫兰特,首个赛季便打满67场,场均17.8分7.3助攻,并当选年度最佳新秀。这种反差让2019年选秀的“状元之争”显得不再重要。
选秀夜的意外冷场
选秀当晚,锡安被选中时并未引发以往状元签的狂欢。部分媒体认为,鹈鹕在安东尼·戴维斯交易后的重建期缺乏话题性,而灰熊和尼克斯的新秀反而因球队需求更受关注。此外,锡安团队对鹈鹕的冷淡态度(如锡安母亲被拍到落泪)也成了热议话题。
五年后的回顾:谁才是真正的赢家?
如今回看2019届选秀,莫兰特已两次入选全明星,锡安虽数据出色但健康问题依旧,巴雷特则成为合格首发。这届选秀的“无状元热度”现象,恰恰反映了NBA球队更看重长期适配性而非短期流量。
结语:2019年选秀证明了“状元≠成功”,莫兰特和巴雷特的逆袭让这届选秀更具深度。锡安若能保持健康,仍有机会兑现天赋,但当年的“状元冷遇”已成NBA选秀史上的独特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