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选秀是联盟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途径,而状元和榜眼往往承载着球队复兴的希望。本文回顾了近7年(2017-2023)的状元和榜眼,分析他们的表现、成长轨迹及未来潜力,探讨哪些球员兑现了天赋,哪些仍在挣扎。
2017年:本·西蒙斯(状元) vs. 朗佐·鲍尔(榜眼)
2017年选秀大会上,76人选中了来自澳大利亚的全能控锋本·西蒙斯,而湖人则选择了UCLA的传球大师朗佐·鲍尔。西蒙斯在新秀赛季因伤缺席,但次年便拿下最佳新秀,并三次入选全明星。然而,他的投篮短板和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发展,如今在篮网仍未找回巅峰状态。
鲍尔则因伤病困扰频繁缺席比赛,尽管他的组织能力和防守依然在线,但脆弱的膝盖让他难以稳定贡献。目前,鲍尔已连续两个赛季报销,未来成疑。
2018年:德安德烈·艾顿(状元) vs. 马文·巴格利(榜眼)
太阳用状元签选中了中锋艾顿,他帮助球队在2021年闯入总决赛,但始终未能成为顶级内线。艾顿的数据稳定但缺乏统治力,最终被交易至开拓者。
榜眼巴格利在国王未能兑现天赋,辗转活塞后表现有所回升,但仍未达到预期。他的防守和投篮稳定性仍是短板。
2019年:锡安·威廉森(状元) vs. 贾·莫兰特(榜眼)
锡安被誉为“下一个詹姆斯”,但伤病严重影响了他的出勤率。尽管健康时场均能砍下27分,但体重管理和耐战性仍是隐患。
相比之下,榜眼莫兰特迅速崛起,两次入选全明星并带领灰熊成为西部劲旅。然而,场外持事件导致他多次禁赛,影响了他的职业声誉。
2020年:安东尼·爱德华兹(状元) vs. 詹姆斯·怀斯曼(榜眼)
爱德华兹已成为森林狼的核心,攻防一体,并带领球队重返季后赛。他的爆发力和得分能力让他跻身联盟顶级分卫行列。
怀斯曼则成为近年最令人失望的榜眼之一,在勇士未能适应体系,被交易至活塞后仍表现挣扎,前景黯淡。
2021年:凯德·坎宁安(状元) vs. 杰伦·格林(榜眼)
坎宁安在活塞承担重任,但伤病影响了他的成长。他的组织能力和全面性仍是球队未来关键。
格林在火箭展现出色得分能力,但效率不稳定,仍需提升防守和决策能力。
2022年:保罗·班切罗(状元) vs. 切特·霍姆格伦(榜眼)
班切罗在魔术首个赛季便成为核心,场均20+6+4,未来可期。
霍姆格伦因伤缺席整个新秀年,但本赛季在雷霆表现亮眼,攻防两端均有出色贡献。
2023年:维克托·文班亚马(状元) vs. 布兰登·米勒(榜眼)
文班亚马被誉为“划时代天才”,新秀赛季便展现恐怖的防守覆盖力和进攻潜力,未来有望成为联盟门面。
米勒在黄蜂稳步成长,投射能力出色,但需提升对抗和稳定性。
结语
近7年的状元和榜眼命运各异,有的成为巨星(如爱德华兹、莫兰特),有的因伤病或适应问题未能兑现天赋(如西蒙斯、怀斯曼)。选秀只是开始,成长环境、球队培养和个人努力同样关键。未来,文班亚马等新星能否达到预期,仍需时间检验。